权威的存储市场资讯平台English

QLC性能比肩SLC?X-NAND新架构为NAND原厂提供新思路

CFM闪存市场 产业分析 2021-08-18

相较于TLC,QLC技术由于存储密度更高、成本更低已经在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。然而,QLC技术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,寿命和性能问题自然首当其冲。

针对用户关心的寿命问题,各大厂商已经通过算法进行了优化。此前就有报道称,IBM已经将QLC闪存的寿命提升到了MLC的水准,英特尔也表示如今的QLC闪存已经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、平均温度、质保寿命、不可修复错误率(UBER)、数据持久性等质量与可靠性指标上看齐TLC。

那么,至于性能提升,一家名为NEO SEMICONDUCTOR的初创企业通过架构优化,使QLC 3D NAND读写性能得以比肩SLC,并将该新型架构称之为X-NAND。

X-NAND新型架构:在不增加Die size前提下,增加页面缓冲层数量,提升读写带宽

从TLC过渡到QLC,单位成本下降的同时存储密度提升了33%,然而,产品的读写性能却逐渐下降,这也导致QLC产品在人工智能、深度学习等领域应用受限。


图片来源:NEO SEMICONDUCTOR

在NAND Flash架构中,plane数量的提升能够有效提升读写带宽,进而提升器件性能。然而,每一层plane的位元线必须和页面缓冲层保持连接,如此一来,在当前NAND flash结构中,页面缓冲层数量的增加将大幅提升NAND Flash的Die size尺寸。

在如今传统的NAND架构中,需要16KB的页面缓冲区连接到每个plane 16KB的位元线来执行读写操作,因此NAND Flash的读写性能主要受限于页面缓冲层的数量。而X-NAND架构是将一个16KB页面缓冲层分拆成16个1KB(或更多)的页面缓冲层,进而可以同时控制16个或更多plane的位元线。


图片来源:NEO SEMICONDUCTOR

性能比肩SLC:X-NAND新架构使QLC随机读写性能提升3倍,顺序读写性能分别提升27、14倍

根据上述介绍,可以得知,X-NAND新型架构能够将plane数量提高至16倍,进而在不增加Die size的前提下,将读、写带宽提升16倍。另外,该结构也将每个plane的位元线长度缩短至1/16,因此位元线电容和RC延迟也进一步缩小,大大提升器件的读、写速度。

相较于现有QLC架构,X-NAND架构的随机读、写性能提升3倍,顺序读、写性能分别提升27、14倍。


图片来源:NEO SEMICONDUCTOR

相较于SLC,X-NAND架构的随机读取、写入速度分别达到SLC随机读取、写入速度的80%和40%;顺序读取、写入速度分别是SLC顺序读取、写入速度的7倍、2倍。而在成本上,QLC仅是SLC成本的四分之一。


图片来源:NEO SEMICONDUCTOR

X-NAND架构纯粹是一个设计解决方案,理论来讲,所有NAND Flash制造商在现有制造工艺上都能导入该架构,相对风险、成本都较低,验证时间也相对较短。

另外,由于X-NAND使QLC产品兼具QLC密度和SLC性能,也解决了传统NAND Flash SLC缓存耗尽之后直接输入QLC导致掉速的问题,从这个角度看,X-NAND为写入密集型的数据中心和NAS应用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。

推荐:电脑用的少,手机扫一扫,资讯快一步!

扫码关注我们

本文标签:

股市快讯 更新于: 04-01 01:18,数据存在延时

存储原厂
三星电子57800KRW-3.99%
SK海力士190700KRW-4.32%
铠侠2388JPY-6.86%
美光科技85.390USD-3.32%
西部数据39.665USD-2.35%
闪迪47.660USD-2.68%
南亚科37.40TWD-7.20%
华邦电子17.55TWD-6.15%
主控厂商
群联电子526TWD-6.07%
慧荣科技49.909USD-1.62%
联芸科技46.79CNY+0.65%
点序60.6TWD-9.82%
国科微68.87CNY-0.66%
品牌/模组
江波龙92.56CNY+0.39%
希捷科技83.550USD-1.61%
宜鼎国际250.5TWD-4.57%
创见资讯100.5TWD-1.47%
威刚科技85.1TWD-3.19%
世迈科技16.900USD-3.21%
朗科科技26.80CNY+1.25%
佰维存储71.51CNY+2.17%
德明利130.16CNY+1.87%
大为股份14.78CNY+0.34%
封测厂商
华泰电子31.55TWD-8.15%
力成122.0TWD-5.43%
长电科技35.01CNY-2.48%
日月光143.0TWD-4.98%
通富微电26.77CNY-0.96%
华天科技10.60CNY-0.75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