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:helen 发布:2018-08-10 13:04
近期,三星、东芝/西部数据、英特尔/美光、SK海力士,以及长江存储均发布了其创新技术和战略规划。总结各家原厂技术发展,2018下半年目标是进入64层QLC NAND和96层TLC NAND量产阶段,2019年推进96层QLC NAND技术发展,使得3D NAND单颗容量向1Tb以上迈进。
随着3D NAND技术的快速发展,可以预见QLC将会取代TLC,犹如TLC取代MLC一样,而3D NAND单颗Die容量的不断翻倍增长,将推动消费类SSD向4TB迈进,企业级SSD向8TB升级,QLC SSD将扛起取代HDD的大旗。
三星开始量产96层3D NAND和64层QLC的SATA SSD
作为NAND Flash市场的领先者,三星早在2013年就开始投入3D NAND,2018年三星已开始大规模生产第五代96层V-NAND,相较于上一代64层V-NAND,生产率可提高30%以上。目前三星基于96层推出的是256Gb V-NAND,数据存储速度提高40%达到1.4Gbps,之后会基于QLC架构推出高达1Tb容量的V-NAND。
此外,三星也已大规模生产基于QLC SATA SSD,基于64层单颗Die 1Tb QLC(4-bit)V-NAND,新的QLC SSD搭载了32颗芯片,最高容量高达4TB,具有TLC SATA SSD一样的性能水平,提供540MB/s的读取速度和520MB/s的写入速度,3年质保。
东芝/西部数据量产96层3D TLC NAND,QLC将在2019年初量产
东芝和西部数据早在2017年就宣称已成功研发出96层和QLC技术,2018上半年加大Fab6工厂设备投资,以及建新工厂Fab7,下半年宣布量产96层3D TLC NAND,以及成功开发出96层QLC(4-bit)NAND。
东芝96层3D TLC NAND将在Q4扩大出货,还推出新XG6系列SSD,容量从256GB起跳,最高达1TB,以及提出基于XL-Flash低延迟3D NAND,类似于模拟成SLC NAND一样。西部数据称成功研发的96层QLC(4-bit)NAND,单Die容量最高可达1.33Tb,正在送样阶段,将优先用于SanDisk品牌下销售的消费级闪存产品,下半年批量出货。
美光与英特尔发布3D QLC NAND,采用QLC技术SSD出货
美光与英特尔开始量产64层QLC(4-bit)NAND,单颗Die容量达1Tb,美光基于64层QLC NAND推出5210 ION系列SSD,且已开始对战略合作伙伴的客户出货,预计Q4将会扩大供货。英特尔基于64层QLC NAND针对数据中心领域推出PCIe SSD D5-P4320,容量最高8TB,针对消费类市场推出660P系列SSD,最高容量2TB。
美光和英特尔联合研发的第二代3D Xpoint将于2019年上半年面世,下一代的96层3D NAND已送样给客户,预计将在2018年底量产。
SK海力士推出4D NAND,96层堆叠512Gb TLC
SK海力士推出的4D NAND,采用CTF(Charge Trap Flash,电荷捕获型),存储单元面积更小、速度更快、更耐用(P/E次数多)。与传统架构相比,4D NAND的外围电路(PUC,Peri.Circuits)架构,可缩小芯片面积、缩短处理工时、降低成本。与采用72层堆叠的V4 3D TLC相比,96层堆叠的4D NAND面积减小30%、读速提升25%、写速提升30%。
SK海力士4D NAND初期是96层堆叠的512Gb TLC,I/O接口速度1.2Gbps,预计将在今年Q4送样。SK海力士还将推出96层QLC NAND,单Die容量1Tb,预计将在2019年下半年送样。
长江存储公布新技术Xtacking,将用于64层3D NAND,2019年投产
长江存储(YMTC)发布其突破性技术——Xtacking,为3D NAND带来高I/O性能,更高的存储密度,以及更短的产品上市周期,荣获美国FMS峰会“最具创新初创闪存企业”大奖。
长江存储Xtacking技术使得产品开发时间缩短三个月,生产周期可缩短20%,NAND I/O速度大幅提升到3.0Gbps,将外围电路置于存储单元之上,比传统3D NAND更高的存储密度。 长江存储已在武汉存储基地生产32层3D NAND,新Xtacking技术会应用于第二代64层3D NAND产品的开发,计划于2019年实现量产。”
存储原厂 |
三星电子 | 55700 | KRW | -0.18% |
SK海力士 | 177700 | KRW | -1.72% |
铠侠 | 1849 | JPY | -1.96% |
美光科技 | 76.880 | USD | -2.14% |
西部数据 | 40.620 | USD | -0.71% |
闪迪 | 32.940 | USD | +2.08% |
南亚科 | 36.05 | TWD | -3.09% |
华邦电子 | 15.75 | TWD | -1.25% |
主控厂商 |
群联电子 | 445.5 | TWD | -0.78% |
慧荣科技 | 45.160 | USD | +1.51% |
联芸科技 | 41.39 | CNY | +2.05% |
点序 | 55.0 | TWD | -0.90% |
国科微 | 70.04 | CNY | +0.92% |
品牌/模组 |
江波龙 | 77.65 | CNY | +2.98% |
希捷科技 | 81.600 | USD | -0.68% |
宜鼎国际 | 236.0 | TWD | -1.67% |
创见资讯 | 101.0 | TWD | -2.42% |
威刚科技 | 83.8 | TWD | 0.00% |
世迈科技 | 16.940 | USD | -1.91% |
朗科科技 | 24.80 | CNY | +3.03% |
佰维存储 | 61.27 | CNY | -0.41% |
德明利 | 126.71 | CNY | +0.10% |
大为股份 | 14.18 | CNY | +2.09% |
封测厂商 |
华泰电子 | 32.05 | TWD | -4.04% |
力成 | 108.5 | TWD | -2.69% |
长电科技 | 33.61 | CNY | +1.79% |
日月光 | 135.5 | TWD | -2.17% |
通富微电 | 25.66 | CNY | +1.14% |
华天科技 | 9.35 | CNY | -4.59% |
深圳市闪存市场资讯有限公司 客服邮箱:Service@ChinaFlashMarket.com
CFM闪存市场(ChinaFlashMarket) 版权所有 Copyright©2008-2023 粤ICP备08133127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