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:Helan 发布:2016-07-14 16:14
7月12日Intel & Richmax再次在深圳举办了3D NAND Technical Workshop,介绍了Intel相关3D NAND的近况。
英特尔第一代3D NAND,采用32层堆叠,是50nm到34nm之间的工艺,分为TLC与MLC两个系列,代号分别是L06B和B0KB,其中L06B是MLC产品的代号,容量为256Gb(32GB)采用ONFI 4.0标准,闪存寿命是5000 P/E。
B0KB容量为384Gb(48GB),由于是TLC架构,所以采用了ECC纠错能力较高的LDPC提高NAND Flash的耐用性,可将TLC闪存寿命提高到1500 P/E。
会议上简单的提到了英特尔下一代3D NAND,堆叠层数会多于现在的32层,保守点估计是48层,也可能是64层,将在2017年下半年推出样品,预计到2018年才会量产。
2016年除了三星将3D NAND广泛用于950 Pro、650、850等系列SSD中,消费类市场主要还是TLC SSD当道,但随着东芝/SanDisk、美光、SK海力士等加快投入3D NAND生产,3D SSD已掀起了一场新的战局。
日前,三星采用先进的48层3D NAND推出容量高达4TB的SSD,SK海力士早在2016年初也展示了一款采用36层3D NAND的企业级SSD,美光则基于Marvell 88SS1074控制芯片推出了适用于零售市场的MX300和面向PC OEM市场的1100系列3D SSD,以及面向数据中心存储的2100系列3D SSD。
英特尔也推出了首款数据中心存储应用的DC P3320系列3D SSD,并将在年底前面向消费类市场推出基于PCIe接口的3D SSD,以Flash原厂推出的3D SSD观察,基于3D NAND更大容量的优势,将优先企业级和数据中心存储应用,稍后再普及到消费类市场。
存储原厂 |
三星电子 | 55900 | KRW | +0.36% |
SK海力士 | 183700 | KRW | +3.03% |
铠侠 | 1876 | JPY | +3.47% |
美光科技 | 77.420 | USD | +6.16% |
西部数据 | 40.170 | USD | +6.55% |
闪迪 | 32.290 | USD | +6.36% |
南亚科 | 37.25 | TWD | -0.40% |
华邦电子 | 15.70 | TWD | +1.95% |
主控厂商 |
群联电子 | 454.5 | TWD | +4.36% |
慧荣科技 | 44.060 | USD | +5.53% |
联芸科技 | 41.01 | CNY | +1.13% |
点序 | 55.0 | TWD | +8.27% |
国科微 | 68.98 | CNY | +3.67% |
品牌/模组 |
江波龙 | 78.00 | CNY | +1.33% |
希捷科技 | 83.040 | USD | +6.34% |
宜鼎国际 | 238.5 | TWD | +1.71% |
创见资讯 | 103.5 | TWD | -0.96% |
威刚科技 | 82.2 | TWD | +1.73% |
世迈科技 | 17.000 | USD | +4.10% |
朗科科技 | 24.28 | CNY | +2.84% |
佰维存储 | 61.88 | CNY | +2.38% |
德明利 | 128.38 | CNY | +0.78% |
大为股份 | 13.95 | CNY | +1.01% |
封测厂商 |
华泰电子 | 30.65 | TWD | -1.76% |
力成 | 111.0 | TWD | -2.63% |
长电科技 | 33.09 | CNY | +0.85% |
日月光 | 137.0 | TWD | +3.40% |
通富微电 | 25.59 | CNY | +1.55% |
华天科技 | 9.88 | CNY | +1.13% |
深圳市闪存市场资讯有限公司 客服邮箱:Service@ChinaFlashMarket.com
CFM闪存市场(ChinaFlashMarket) 版权所有 Copyright©2008-2023 粤ICP备08133127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