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海力士帮助高校学生深入了解半导体行业,创造就业机遇
编辑:AVA 发布:2021-07-06 08:30盛夏,正值毕业季,新一批高校人才即将踏入社会。随着AI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的兴起也激发了大学生对该领域的就业兴趣,IT互联网行业和泛IT行业求职热度不减,成为了众多高校毕业生优先选择的行业。
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,SK海力士相信人才不仅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也是推动行业不断发展的关键。为此,SK海力士积极进行校企合作,帮助高校学生了解行业、选择职业,培育未来型产业人才;同时注重推进企业员工幸福经营,创造幸福、平等,有发展前景的工作环境。
SK海力士无锡法人:助力人才培养,推进“幸福经营”
SK海力士无锡法人作为SK海力士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,现已雇佣超过4000名中国本地员工。在人才培养、选拔以及员工关怀方面拥有多年经验,并致力于通过与高校紧密合作助力培养行业优秀人才,为踏入职场的高校学生创造幸福平等的工作机会。
组建SK海力士冠名班,助力学校培养人才。企业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是培养行业人才的重要助力。SK海力士无锡法人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,每年由学校选拔90名学生组建SK海力士冠名班,安排公司资深工程师在校园为学生讲解半导体课程,并为学校教师提供见习岗位和相关的实习环境、技术培训等,与学校共同推进半导体行业人才培养。同时,SK海力士还为优秀实习生提供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机会,安排师傅定向指导实习生,与学校一起培养技术型人才。其中,SK 海力士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的校企合作,被无锡市教育局评为“2019 年无锡市校企合作示范组合”和“2019 年无锡市现代学徒制示范项目”。
SK海力士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的合作被无锡市教育局评为“2019 年无锡市校企合作示范组合”
SK海力士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的合作被无锡市教育局评为“2019 年无锡市现代学徒制示范项目”
关怀员工,推进“幸福经营”。欲在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中克服重重危机,员工的齐心协力必不可少。为此,SK集团和SK海力士宣布“经营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员工和利益相关方的幸福”,并对SKMS(SK Management System, SK经营系统)重新修订成文。基于“幸福经营”的理念,SK海力士无锡法人为员工提供舒适周到的工作环境、设施完善的宿舍和食堂、健身房、台球室、足球场、篮球场、羽毛球场等,丰富员工业余生活。公司还筹办“SK海力士幸福学校”以及“SK海力士幸福医院”,使员工“教育”有资源,医疗有保障,提高员工幸福指数。此外,SK海力士无锡法人还定期举办1 on 1形式的“幸福Talk”,关注了解员工在职场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切实问题,并力求通过沟通,铸就“让员工感受幸福”的公司。
SK海力士重庆法人:走进校园,提供实践指导
长期浸润于学术氛围的高校学生可能缺乏对行业的深度了解。成立于2013年的SK海力士重庆法人自建厂以来便注重对本地人才的培养,现已雇佣近3000名本地员工。目前,SK海力士正积极与包括重庆理工大学等院校合作,通过校园宣讲会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公司基础情况和招聘信息;组织行业资深人才和在公司工作的毕业生前往学校举行交流会,介绍行业发展前景、分享工作的心得体会;组织企业参观活动,提前让学生了解工作内容和所需技能,强化理论与实际的结合;每年开放多个招聘岗位,为学生提供职业选择机会。同时SK海力士还受邀在高校举办职业规划讲座以及模拟面试活动,由公司资深前辈为在校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,为即将离校的学生找工作提供建议,帮助学生积累面试经验、总结面试技巧。2021年1月26日SK海力士重庆P&T被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授予就业基地荣誉称号,标志学校对公司的认可,公司也将在学校继续录用更多优秀的人才。
SK海力士重庆P&T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基地授牌合影
深入研究,搭建校企合作平台
除了直接与区域院校合作外,SK海力士还积极与国内知名院校搭建校企合作平台,助力国内高校培养创新研究型人才。早在2006年SK海力士就与国内大学、高职院校长期开展校企合作,由公司提供资金支援、技术讲座、文化交流、实习基地等,支持合作院校的半导体学科建设及半导体人才的培养工作,互相促进,共同发展。2018年,为推进中国IT行业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,SK海力士携手清华大学成立“清华大学—SK海力士智能存储计算芯片联合研究中心”,双方以此为平台,在人工智能领域解决方案的研发、相关产业联合研究等方面举办定期交流研讨活动等。
清华大学 - 海力士智能存储计算芯片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
集成电路产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、人才密集型产业。深耕中国市场17载,SK海力士深谙人才对于行业以及企业的重要性,并为社区创造了多个就业机会。目前,SK海力士已直接聘用了7000多名中国本地员工。未来,SK海力士将继续推进校企合作,分享自身经验,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与实践机会。并倾力建设一种可以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组织环境,在培养专家、建设健康的组织文化基础上推进“幸福经营”。